“我不是個拾荒的,”站在自家客廳,羅老太用手捋了把頭發(fā),露出一絲苦笑,“撿煙頭、撿垃圾只是舉手之勞,所以我想把這個錢給退嘍!
羅老太79歲,頭發(fā)全白了。因為腿病,走路極慢。
3月1日,西安大車家巷50號院,老太太手里捏著200元,嶄新的兩張,希望通過媒體,找到給她錢的人。
那是2月27日中午10點多,羅老太從家出發(fā),到了南院門中央廣場附近。她閑不住,雖然走路不方便,但幾乎每天都要出去,一來為散心消遣,二來是撿垃圾,“一天不出去走一圈,就覺得不舒服”。
她家堆積著不少撿來的東西,大到舊家電,小到鞋子、傘骨架和舊十字繡。
“那天,我也是在路邊撿煙頭,走過來一個年輕小伙,簡單說了幾句話后,給我塞了200元,”羅老太拿出一個蛇皮袋子,用手指了指,“錢塞進了這里,我一時間沒反應(yīng)過來,掏出來一看,心里‘咯噔’一下。”
小伙子和她說啥了?羅老太記不清了,但這樣的事,她還是頭一次經(jīng)歷。當(dāng)她發(fā)現(xiàn)錢后,想著趕緊追上去,還給小伙,但小伙早已不見了。
“小伙子可能把我當(dāng)成是拾荒的了吧?”她笑著說,自己年輕時當(dāng)過保潔員,所以平時對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特別注意。此外,彎腰撿煙頭、撿垃圾還可以鍛煉身體,“可能是‘職業(yè)病’的后遺癥吧,我雖然老了,但我生活在這座城市,有保護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的義務(wù)。”
記者采訪時,小區(qū)門口煙酒攤的老板說,老太太撿煙頭、撿垃圾已經(jīng)十多年了,好幾次都把賣垃圾的錢,捐給困難的人!皩@么高齡的老人來說,彎腰,已經(jīng)不易,堅持,更為可敬!
連周圍臨街商鋪的老板,也都認識老太太,“熱心得很,愛幫別人忙。”一位便利店的小哥說,前幾天,有個小伙買了一盒煙,剛走出便利店就開始抽,“老太太看見后,走過去現(xiàn)場教育起了小伙,提醒他少抽煙,不要亂扔煙頭,小伙子都快尷尬死了!
眼下,這200元像是一個“燙手的山芋”。羅老太說,她的日子過得再清貧,這錢她都不能要。此外,她也想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,帶動身邊的更多人,尤其是年輕人愛護環(huán)境,“現(xiàn)在不是提倡‘煙頭不落地,西安更美麗’嗎?只要我還能走,就會繼續(xù)撿下去!
記者問,如果找不到小伙怎么辦?羅老太說,她會把這200元捐出去,捐給比她更困難、更需要幫助的人。
|